我国无心磨床行业发展时刻准备,实现进一步飞跃
国内无心磨床行业在人才储备上与跨国并购后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,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国际合作的人才明显匮乏。同时,由于无心磨床业自身特点,以及我国无心磨床业发展仍不成熟,整个行业盈利能力较弱,而被并购方基本又经营困难,实现赢利尚需时日。因此在后续投入上,无论是人才投入还是资金投入,都存在一定困难。
实行并购后对被并购企业还有一个后续投入的问题。从目前看,这些被并购企业的技术总体上讲仍是国际领先的,但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开发投入将很快落后。一方面需要人才的投入,需配备中方自己的人员参与研发,以进一步达到将国外先进技术移植国内的目的;另一方面需要资金的投入,要有配套的资金跟上。
但对于国内无心磨床业中其他“跃跃欲试”的后来者,于成廷则告诫说,企业不能为了“走出去”而“走出去”,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,其中要特别防止跨国并购后的“后遗症”。因为从已经发生的跨国并购案来看,并不是所有企业发展都很顺利,有的企业发展与预先设想有不小的差异。我们有的企业对国外的经营环境并不十分了解,导致并购后使这些被并购企业‘起死回生’的难度很大。比如说为保护当地就业,国外对辞退工人的规定十分严格,这一点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。我们有的企业对此并不十分了解,并购后遇到问题就很被动,经营起来比较费劲。
不具备相当经济、技术和管理实力的国内企业,尚不宜涉及跨国并购活动。而对于已经完成并购的企业,国家应当给予政策上的适当倾斜和人才支持,以实现并购后的良性发展。对国家支持企业利用国债进行技改的项目进行审查,凡必须购买国外无心磨床产品,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国内并购企业的产品;国内购买国外被并购企业的产品中,由国外制造或国外做一部分、国内做一部分等方式生产的产品,实行进口减免关税和增值税及实行出口退税,或是采取用向用户补贴的办法,扩大这些企业的市场。